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09-03-13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3月3日晚,记者见到了刚刚结束一天“两会”日程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郝跃。尽管全天的会议安排已让郝跃略显疲惫,但他还是带着谦和的笑容,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我去年和今年的提案会涉及一些相同的领域,但今年的提案项目更综合、更全面。针对通信行业,我今年的提案主要是关于如何使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和产品快速地进入市场。”郝跃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我呼吁,在推进我国自主技术和产品产业化的道路上,政府应成为主要的牵引者和推动力。”
政府应主动推进自主创新
推进我国自主创新成果的研发,攻克技术难题,不仅可以打破发达国家在通信技术领域的长期垄断,同时也将增强我国通信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坦白说,目前国内在自主创新方面还存在着基础差、起步晚、科研力量和硬件设施不配套等客观问题,这导致国外的产品和标准大量存在于中国市场,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和产品造成了严重威胁。虽然国家已经研发了一系列标准和产品,但推进其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力度还须加强。”郝跃表示。
随着国家自主研发能力逐渐增强,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主创新产品和标准,比如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的TD-SCDMA、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第二代数字音视频信源标准AVS以及可运营、可管理的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WAPI等。“这些产品和标准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很多都会受到国际组织和国外竞争者的多重挤压。”
在谈到如何使这些后起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和产品快速进入并占领市场时,郝跃给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他认为,在通信业的自主创新方面,光靠企业研发和运营商应用是不够的,在这过程中,政府应该充当自主创新产品的牵引者和推动力。“不需要政府采取具体措施,但应对承担自主创新的企业和运营商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政策上的激励。”他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几种激励方式。
第一,政府应对第一批敢于将自主研发产品推向市场生产使用的企业给予高额补贴,激发产业链上下游投身自主创新产品的热情。第二,政府要旗帜鲜明地明确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态度,做运营商和企业未来发展的引导者。“运营商对于某一创新成果的投入很大程度取决于国家的态度,如果国家对新技术、新标准的态度不够明朗,运营商开发和应用的脚步就会大大放缓。”第三,政府应对发展自主创新产业的企业给予适度政策倾斜,比如非对称政策的落实。“虽然国家已对企业有了一些倾斜措施,但力度还不够。”政府应通过政策为企业坚定信心,同时也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应用及一系列附属产品创造必要的成长空间。
结构性过剩引发人才结构调整
通信产业在经历了过去的企业、产品、市场井喷式增长后,由于国内通信市场日趋饱和、竞争加剧,尽管每年的产品数量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较从前已有大幅回落。
“通信行业已经出现‘结构性过剩局面’,市场逐渐萎缩,长期的供大于求局面将使市场竞争恶化,人才就业难度加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郝跃发自内心的感概。“作为副校长,我也一直在思索这样的问题,面对通信产业的结构性过剩,我们高等院校是否也应该在人才培养方向和综合学科布局上都有所调整。一直以来,我们始终抱着旧有观念,始终认为通信行业发展迅猛,需要输送大量人才,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他补充道。
当被问及如何更好地调整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方向时,郝跃表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未来应将人才培养聚焦于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化等新兴的学科领域,比如新能源中的光伏照明、新材料中的纳米科学、生物和生命科学中的人工智能等,这些是未来大有发展的领域,而这些领域却很缺人。“我们要及时认清社会发展,有效地引导高等人才的科研方向,我们的眼光要放得更长远,同时坚持将科学、统筹、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出发点。”
“新农村”的新问题
除了关注电子信息领域,郝跃也十分关注“新农村”发展,曾在地方农村做过多次有关“新农村”的调研,此次也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一并带到“两会”。
“‘新农村’取消了农业税,让很多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了保障,但也由此滋生了一些问题。有些农村在取消农业税后,可以依靠实体经济维持农村的正常运转,也就是从一些乡镇企业提交的税费中提取费用用于村卫生、治安、教育、计划生育、公共设施等环节的正常运转;而在没有实体经济的农村,取消农业税后,村委会由于没有了任何的资金来源,使得村里的各方面建设失去保障,一些村干部在没有了津贴后,也不愿花更多精力去打理村务工作。这确实是国家实行‘新农村’后,我们不可忽视的、确实存在的一个问题。”郝跃如此表示。
个人简介
郝跃,教授,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国际IEEE学会高级会员,IEEE电子器件学会和可靠性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纽约科学院委员,国家“863”VLSI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宽禁带半导体技术、深亚微米及超深亚微米器件物理、集成电路可制造性和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等。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863”高科技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取得了突出成就。研究成果获国家“八五”重大科技成果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四项,光华科技二等奖一项。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拥有专著3本、国家发明专利7项。
(来源:通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