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2-03-12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2011年以来,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很自然,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难题成为一个很热的话题,来自不同界别、不同地区及不同专业背景的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在小微企业面临的各类难题中,融资难问题最为引人注目。全国政协委员、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梅兴保表示,中小企业(包括微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大多数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对此,中央及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财政、银行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实施了税收利率优惠和差别化监管,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梅兴保表示,现行的金融机构监管主要是针对国有大银行等大机构而设计的,在理念、方法、机构设置等方面不适应蓬勃发展的中小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的需要,特别是不适应他们的创新产品发展的监管需要。如很多小微企业经营信息数据的记录都是不完整、不连贯的,而根据银行相关的监管要求,一些数据模型建立不起来。相比较而言,民间借贷在规模和范围较小的情况下,主要以相互熟悉人员的信用为基础,不需要像银行这样的手续。
“要积极引导并规范民间借贷,给地方政府相应的管理地方金融的权力,同时让其承担发展经济和稳定金融、稳定社会的责任。现在各级政府法制观念和风险意识大为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大增,完全有能力在上级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管好地方金融。”梅兴保指出,要让地方政府和发起设立中小金融机构的股东承担起控制、救助、处置风险的责任,就要进一步放开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降低经营从业标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监管规则和办法要由多家监管部门和工信、农业、商务、财政等部门共同制定,并听取地方政府的意见。
同时,梅兴保认为,各类金融机构要以支持中小企业为重点进行创新,根据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要来设计金融产品、管理方式和制度。要在组织机构和战略布局上通过创新解决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中业务模式雷同和恶性竞争问题,大中小银行要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区域布局。
提高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的比重一直是业界关心的话题。近期,市场关于发行高收益债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分析人士表示,开放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低评级、高收益债券市场,不仅可以帮助不同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于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债券市场,满足不同投资风格的机构需求也有着重要意义。本届政协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表示:“我们最近准备推出高收益债,为小微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创新性小微企业提供新的服务和支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落实并完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活力。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建议,可以研究一下多少人以下的企业允许把居住地点作为办公地点注册,这样可以省下一大笔办公楼租金;在小微企业定额征税方面,50人以下的企业设定上限,同时不设置限制和条件。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梁静也建议,能否规定取消对小微企业收取的一切费用,同时允许其零资金门槛注册。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经贸委主任丁耀民表示,“浙江小微企业众多,作用不可替代,但中小企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来自原材料涨价和生产要素趋紧。”而在推动成本上升的各种因素中,招工难及人工成本的上涨是一大原因。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总商会副会长宋佳城建议,要加强职业教育,大力培养实用型人才。“要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动,对学生的培养采取既重理论教育又重实践教育的方式,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实用、可用。”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许连捷建议。
梁静认为,当前首先要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制、社会等方面的环境,让其能够生存下来,然后在考虑扶持其发展壮大。比如不少小微企业面临货款拖欠问题,追回货款也需要很大成本,这涉及到社会的诚信问题,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庆达投资集团董事长孙太利表示,对于一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要进行细化,在细则方面要有可操作性、政策要到位,才能更好地助推小微企业健康持续成长。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