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1-11-11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日前,新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重要部署将为文化产业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文化既是国家的软实力,又是重要的生产力。今后,金融业如何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如何防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文化产业如何加大“走出去”步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需重要关注的几个话题。
改革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日前,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提出了到2020年的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其中,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的一次重要部署,将使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速度较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高。据统计,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突破了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8%。将文化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意味着在“十二五”的末期,文化产业规模将由目前占GDP中的2.5%的比重上升至5%以上,文化产业中发展比较成熟的行业将进一步得到强化与支持。
《决定》中提到,“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同时提出,“要在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对此,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认为,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导向下,文化产业中比较具有投资价值的影视音乐、动漫、传媒出版以及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互联网领域在产业链中投资价值将得以体现。
此外,要深化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离不开法律保障和政策保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日前指出,《决定》从法律、政策以及财政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一是强调法律保障。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依法保障文化改革成果。
二是强调政策保障。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落实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经济政策,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扩大有关文化基金和专项基金规模。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对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这些具有鲜明导向和含金量极高的经济政策,给文化改革发展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物质条件。
三是强调财政保障。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完善投入方式,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比重,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这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保障,将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其中银行业源源不断地“输血”,成为文化企业成长的助推器。
就在本周举行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项目推介会暨银企洽谈会上,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与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达成战略合作。当天,四家银行相关负责人与相关的文化创意企业签订了贷款合同,总金额达到了86.7亿元,乐视网、歌华有线等上市公司均获得了银行的贷款。截至今年9月,上述四家银行累计发放文化创意产业贷款3233笔,贷款319.04亿元。
一方面是资金的大力支持,而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制造业,因此更需要金融机构专业化产品和服务的支持。以中国银行为例,其先后推出了“影视通宝”、“西泠通宝”等一系列文化产业融资产品。如“影视通宝”产品将影视剧制作企业的剧本、播映权等无形资产作为质押物,解决了文化企业无形资产抵质押难的问题。自2010年7月投放市场以来,中行浙江省分行通过“影视通宝”产品累计对9家影视剧制作企业发放贷款1亿元,并建立了包含10家企业、金额2亿元的项目储备库。“影视通宝”支持拍摄的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师傅》、《我的太阳》等先后在央视频道播出。而具有创新意义的“西泠通宝”产品,以文化艺术品拍卖公司为核心客户,由拍卖品和拍卖公司提供担保,为拍卖艺术品的个人提供贷款,既解决了客户融资难题,也为中行拓展了一批高端客户。该产品正在中行浙江省分行进行试点。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充分利用海内外一体化平台,为文化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早在1993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联合摄制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行为该电视剧制作提供了150万美元一年期贷款,开创了我国商业银行与文化产业合作的先河。
除了银行贷款之外,今年以来,文化产业基金募集空前盛大。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11年至今,共有15只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总募资规模达381.5亿元,平均单笔基金规模达25.43亿元。由财政部、中银国际、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等联合发起,并计划吸收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筹集资金,总规模为200亿元的中国文化产业基金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基金,主要投资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文化艺术、网络文化、文化休闲及其细分文化及相关行业等领域。
数据显示,2007年至今,中国文化产业企业融资规模逐渐呈现下降趋势,2011年在连续3年下跌后首次出现大幅反弹,2011年至今融资规模达76.21亿元,较2010年全年上涨幅度达500%,平均单笔融资规模较2010年增加28.46亿元。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认为,国家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国家支柱产业的重大举措,将会激发投资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热情,同时在消费升级拉动下,人民对文化产业需求的不断增加,将会促使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下一个投资高峰。
除了银行、基金之外,艺术品信托蓬勃发展。据用益信托工作室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信托公司共发行艺术品信托31款,较去年前三季度增加25款,增幅高达416.67%;而今年前三季度发行规模为410875.5万元,比去年前三季度增加381925.5万元,增幅高达1319.26%。
(来源:上海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