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3-08-30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最低的成本、最全的人力资源库、最完备的产业链——中国拥有全球最好的硬件创新环境”,在科通芯城执行副总裁朱继志看来,可穿戴设备引领的中国硬件创新热潮走向成熟还需要经历五大考验。
据悉,科通芯城是中国首家IC元器件电商,今年销售目标50亿元人民币,其母公司科通集团是本土最大的IC元器件分销商,拥有强有力的供应链和服务链资源,科通芯城旨在发挥自身的供应链和服务链优势,成为电子制造业和互联网产业的桥梁,推动整个电子制造业的互联网化,推动硬件创业创新。
寻找制造合作伙伴
朱继志认为,互联网创新是虚拟的,但硬件创新涉及实体制造,不一定所有的环节都是自己完成。中国虽然已经有了极为完备的硬件产业链和强大的生产能力,但绝大部分厂商仍然单纯地以 OEM、ODM、Design House 和 EMS 的方式接受订单,没有品牌。这种情况下,从事硬件创业的人在介入产业链的时候难度就不会变得太大,很多生产制造方面的需求都可以根据创业方向来选择不同的代工模式、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寻找软硬结合点
“硬件和互联网,存在着天然的鸿沟,做技术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有一个什么样的技术,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而互联网人首先考虑用户需求和体验。”朱继志从业的前些年都是和硬件公司打交道,而近三年因为科通芯城的互联网转型,更多的是和互联网打交道。他指出,“两方面人才最终达成合作并不只是两种行业互通有无,更重要的是来自于这两边的人能够实现跨界”。
寻找硬件技术人才
通信产业出身的人是首选,该行业最复杂,很多其他硬件行业都发源于通信领域;其次,从产品角度而言,手机行业的整体流程更为成熟,如此高效的产业链未来必定会给其他硬件领域输送大量人才;再次,将硬件与网络相连接的接口技术也很重要,比如 WiFi、3G、NFC、蓝牙等领域人才;另外,丰富的硬件行业技术经验以及衔接应用和硬件的项目管理能力也必须考量。
合理掌控时间节奏
互联网创业者往往希望产品能够在三个月内上线,一年后拿到风投。但是在硬件行业里,要完成一个成熟的产品基本上需要三年的时间。朱继志认为,从市场角度来说,三年时间的确太长,在这中间可能会被对手超越。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链和人才资源,那么一年多就推出相对稳定的产品是完全可能的,前提是在硬件领域有一定积累,而不是一切从零开始。
正确理解供应链
供应链并不等于单纯的供货渠道。首先它是一个技术资源,比如如果能够拿到最新的芯片,可以帮助创业者尽快推出产品;其次,供应链本身愿意支持创新型公司,这有助于它们推广自己的新型零部件产品,因此创新型公司反而更容易获得一些关键的供应链资源;第三,节省方案成本而非采购成本,根据方案来确定相关零部件的采用才是决定产品整体成本的关键。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