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内容
http://www.bjmmedia.cn 发布日期:2013-08-20 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 关注度:
http://www.bjmmedia.com.cn
每一次网络革命,都重新定义了一个新的时代。如今,华为正在通过“敏感网络”这一创新架构,将网络引入一个新的时代。
8月8日,华为发布了全球首个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敏捷网络架构及全球首款敏捷交换机S12700,以满足云计算、BYOD移动办公、SDN(软件定义网络)、物联网、多业务以及大数据等新应用对更高可靠、大带宽、更大规模以太网的要求。
华为企业业务BG CEO徐文伟表示,面对宽带业务、多媒体及移动化、社交化的时代,网络正在从关注技术和设备,向以业务、用户和体验为中心转变。华为的目标与愿景是,网络能够更敏捷地为业务服务。
新架构:破解传统网络“瓶颈” 重新定义网络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以及社交网络等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企业级IT市场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大数据与云计算不断催生全新需求,新一代技术创新大潮到来,而软件定义IT也已成为新的价值趋向。
“企业级IT市场正在出现拐点。随着工业IT化和互联网化带动智慧工业时代到来,IT在企业中的角色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从承载技术演进为业务平台,第一次成为核心生产力的一部分。而这其中,基础网络设施将成为整个IT生产力化的引擎。”徐文伟表示。
当网络的关注点发生变化,其网络能力必须快速适应,以更好地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然而,从目前来看,传统网络架构并不具备这一能力。“尽力而为、故障定位难、业务响应慢已经成为现有网络架构的典型弊端,与CEO以及CIO期待网络更敏捷地位业务服务,更快、更便捷地随需应变的能力完全不符。”
正如IDC网络基础架构副总裁RohitMehra所言,由于企业移动办公、BYOD、云业务和应用、实时多媒体和统一通信应用,以及对整个企业IT基础设施的全面安全防护需求,企业园区网络正在快速发展,为支持业务和应用的需求提供更敏捷的手段。
“是时候去重新定义网络,呼唤一个敏捷的时代。”徐文伟表示,“今天,华为面向全球首个发布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敏捷网络,可以帮户客户实现业务敏捷、管理敏捷与演进敏捷。而这一架构必将引发新一轮以太网交换技术和网络建设模式的变革。”
据介绍,华为全新敏捷网络架构具备五大特征:业务随行,网络资源不再受地域和业务形态限制,走到哪里跟到哪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全网安全协同,适应云应用、BYOD、移动化趋势下的全面安全管理框架;网络资源的全面虚拟化,实现有线、无线网络真正融合,满足IT应用动态灵活部署,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网络100%可视化,网络管理维护更高效;网络功能和业务能力定义从硬件化转向软件化,缩短企业业务需求响应时间和部署周期。
定义以太转发新标准 敏捷网络实现三大能力
作为一种原理简单、便于实现同时又价格低廉的网络链路层技术,以太网正在成为网络领域的基础和垄断承载技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以ASIC芯片为核心的传统交换机凭借着“高性能、低成本”等优势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设备。然而,ASIC芯片灵活性差的缺点使得传统交换机以难以适应云计算、BYOD移动办公、SDN、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带来的业务快速变化,变革与创新成为必然趋势。
华为企业网络产品线总裁刘少伟表示,只有对交换机核心架构进行革命性提升,才能保持交换机的竞争力。而现在来看,ASIC固化流程架构无法满足日益迫切的业务灵活性需求是问题的根源所在。“ASIC动辄二三年的开发周期已严重限制了在ASIC上集成新业务的速度。”
那么,如何让交换机的核心芯片在保证高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业务灵活定制。刘少伟认为,未来的敏捷世界需要敏捷的网络、敏捷的交换机、更需要敏捷的‘芯’。
为此,华为研发出业界首款专门针对以太网转发的可编程芯片:以太网络处理器ENP(EthernetNetworkProcessor)。ENP通过内置硬件加速组件、片内集成SmartMemory和高速查找算法,在保留了传统交换机ASIC成本、功耗、性能优势的同时,更具备灵活的全可编程能力,并在大表项、大缓存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关键突破。
基于这一”芯“的革命,华为敏捷交换机S12700在业务提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刘少伟告诉记者, S12700改变了园区网络应用部署方式,实现了业务敏捷;改变了园区网络运维方式,实现了管理敏捷;同时还改变了传统换机,实现了演进敏捷。
与此同时, 华为S12700引入了全球领先的BRAS精细化用户管理能力,开发出专门针对BYOD的全新业务处理单元,帮助用户快速完成‘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网络升级,更好地适应BYOD趋势下,新一代网络发展需求。
正因为这一系列功能的创新与突破,华为S12700的发布开创了业界多个第一。刘少伟表示,第一次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重定义网络,第一次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全网安全协同,第一次让IP感知质量,第一次将企业网QoS调度从2级升级到5级,第一次实现有线、无线网络真正融合,第一次把SDN网络架构引入园区,业界第一家基于以太网络处理器ENP芯片开发交换机,打造敏捷网络。“相信,基于S12700的解决方案,将让网络更敏捷地为业务服务。”
明确增长目标:五年实现收入超100亿 今年增幅40%
在发布敏捷网络架构及全球首款敏捷交换机S12700的同时,华为企业业务也明确了下一步的增长计划,2017年实现收入超100亿美元。
徐文伟表示,华为企业业务近日制定了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到2017年实现收入超100亿美元。按此计算,我们必须必须保持每年40%增长才有可能完成这样的愿景。
目前,华为企业业务主要涉足六大领域:政府和公共事业、交通、教育、能源、大企业和商业市场,并取得了一定了成绩。华为2012年业绩报告显示,华为企业业务实现收入19亿美元,占整体收入的5%。对于今年的目标实现,徐文伟信心十足。他透露,华为上半年的增长符合预期,预计今年企业业务收入将增长40%至27亿美元。同时,海内和国内市场将实现同步增长,销售收入大约各占一半。
在谈及华为企业业务的增长动力时,徐文伟将创新能力视为最重要的因素。“华为一直坚持客户为中心的文化,坚持客户需求作为创新的原动力,包括与客户建立联合创新中心,以18年IT积累,以十年投入10亿美金强大研发保持领先,持续为客户服务。”徐文伟指出,创新是使华为在企业市场上拥有不同于其他供应商的差异化优势。
目前,华为拥有15万员工,其中近50%为研发人员。而华为企业业务拥有近2万员工,研发人员比例更高,约12000人从事研发工作。
(来源:通信世界网)